学校关工委办公室2010年5月27日报道:学校原副校长、国际著名疟疾防治专家李国桥教授于5月26日晚上在三元里校区综合教学楼204室向研究生作《中西医结合抗疟研究46年体会》的专题讲座。
李国桥教授1964年开始从事针刺治疗疟疾研究。197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,1989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,1996年获青蒿素——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(排名第二),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,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1986年被授予《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》证书,是我国第一批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,同年获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并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1987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。1993年被推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,2000年由人事部、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“白求恩奖章”。2006年6月柬埔寨洪森总理授予“莫尼沙拉潘”金质骑士级勋章,2007年3月越南卫生部授予他“为了人民健康”奖章,2008年获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发的“中医药国际贡献奖”个人奖。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,获得如此耀眼的荣誉,李国桥教授的体会是:一方面,愿吃亏,肯吃苦,甘于付出,严格、细致、不怕麻烦,深入钻研,坚持实践,这是走向成功的开端;另一方面,对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,固然要重视和学习,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严格、细致的大量实践去检验、去发展。李国桥教授最后强调,他的成功,是我校抗疟科研团队的成功!在有生之年,他一定要在国际上树立一个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样板,一定要让我国我校青蒿素抗疟惠及全球!
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定科研究员应邀前往聆听并发表感言。他说,李国桥教授不愧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致力疟疾防治研究46年,从1979年起就一直站在世界疟疾防治领域的前沿。李国桥教授献身科研,锲而不舍,敢为人先,勇于创新的精神,不但是科学工作者的榜样,也值得其他知识分子认真学习。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造,创造是艰苦的,所以,选择科学研究就是选择了艰苦;疟疾是贫穷病、落后病;因此,选择疟疾防治研究就是选择加倍艰苦。艰苦是一种考验,艰苦也是一种机会,害怕艰苦的人退下来了,经受艰苦考验的人成功了。这是他聆听李国桥教授讲座后得到的新的启迪。
李国桥教授在演讲
讲座现场
讲座进入现场请教环节
马定科常务副主任发表感言